【行走在乾县】婚丧嫁娶风俗之丧葬习俗(六)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1 17:49

【行走在乾县】婚丧嫁娶风俗之丧葬习俗(六)

2024-09-18 09:47

发布于:陕西省

【前言】关中大地,古韵悠长,哀思绵绵寄深情。村头白事起,悲风拂面泪沾襟。纸钱纷飞,烟火袅袅,敬献先人一片心。忆往昔,慈容笑貌犹在眼,今朝别,泪洒黄土情难禁。愿逝者安息,魂归故里永安宁,生者坚强,承遗志,续前行。岁月轮回,爱永存,关中农村,情更浓。

婚丧嫁娶风俗之丧葬习俗(六)

乾州蕞娃

祭奠:迎情结束后结束后,所有人员开始吃饭,吃完饭,就要进入祭奠环节。这是丧葬过程中最终的环节之一。

按照《乾县志》(2003版)《宗教 民俗 方言》第二章《民情风俗》第三节《丧葬习俗》记录:

安葬的先一晚,举行“奠礼”。旧时奠礼分整献、三献两种,其仪式极为繁复。《乾县新志》载:

整献先至香位,上香,一揖。退至拜位(去香案二步)两拜叩。即进至香位,跪奠酒樽。一叩而起,再退至拜位两拜叩。礼毕,退位,是五奠礼。其七奠,则每至拜位皆三拜跪,九奠则每至拜位皆四拜叩焉。三献进献三次,一奠酒,二献馔,三献茶,名曰清祭奠。先至香位,上香,一揖。退至拜位,一拜叩。乃进至香位,跪奠酒,一叩而起。再退至拜位,一拜叩,又进至香位,跪献馔,一叩而起;再退至拜位,一拜叩,又进至香位,跪献茶,一叩而起,礼毕,退位。是为七奠礼。其九奠,则每至拜位,皆两拜叩;十二奠,则每至拜位,皆三拜叩焉;十五奠至二十四奠,拜位有前后两段,前拜位去香案二步,后拜位再退两步,与香位,共三段。先至香位,上香,一揖,退至前拜位,一拜叩,再退至后拜位,两拜叩,复进至前拜位,一拜叩。乃进至香位,跪,奠酒樽,一叩而起。退至前拜位,一拜叩,再退至后拜位,两拜叩,复进至前拜位,一拜叩,乃进至香位,跪,献馔,一叩而起。退至前拜位,一拜叩,再退至后拜位,两拜叩,复进至前拜位,一拜叩,乃进至香位,跪,献茶,一叩而起,礼毕。是为十五奠。其十八奠,则每至后拜位皆三拜叩。二十四奠,则每至前拜位皆两拜叩,后拜位皆三拜叩也。

这种奠礼现已简化。安葬先一天下午,居丧之家安置灵堂,并请来乐队(俗称乐人、自乐班)。下午,孝男孝女排行,去祖坟“迎灵”。“迎灵”过后,又需“迎情”,即将客人们所带的纸品、蜡烛、挽幛等分头迎至灵前安放。晚上献饭,在哀乐声中孝男及死者长孙等,一面哀嚎,一面“捧案过眉”,将祭品分次献于灵堂,接着有司仪主持,按照由远到近的次序,呼叫客人奠祭。此时电影、录像或木偶戏已经开映,乐人们也在花蜡架前开始演唱秦腔折子戏,第一出必唱《祭灵》,80年代末还有请歌舞队演唱流行歌曲,同时也放映电视和电视录像。

祭奠过程中,有这样几点需要厘清:

祭奠的先后顺序。和迎情一样,祭奠的先后顺序也非常重要,坚决不能乱。为了把这件事情安排好,礼宾先生总是要和主家反复核对,那些人参与晚上的祭奠活动,那些人晚上不参与(有些远方的亲戚,因为晚上时间参加完祭典活动时间太大,来往不方便,就和主家提前沟通好不参与祭奠了)。

祭奠的议程。一般来说,包括移灵、点蜡、端洗脸水、端献食、孝子宣读祭文、亲戚祭奠、孝子化纸等环节。整个过程,所有人员都在礼宾先生的指挥下进行,乐队全程吹奏伴乐。

(1)移灵。“移灵”是孝子在礼宾先生引导下,按照亲疏远近及长幼顺序依次排列,把亡故亲人的遗照及灵位(纸糊的)从家中移到为举办悼念仪式搭建的“灵堂”(花灯架子中)里面去,这样方便众多亲友集体举办仪式。如果父(母)亲一方已经亡故,家中灵堂安放的牌位、遗像一并移出。移灵时,孝子脚步沉重缓慢,周围哭声四起。安置好后,孝子上香祭拜。

(2)点蜡。根据亡人性别不同,分别由舅家人(男性)或娘家人(女性)点蜡,开始祭拜。说起这蜡,也是有讲究的,与亡人的关系不同,带来的蜡烛大小也不同(有60斤、80斤、100斤、120斤,说多少斤的蜡烛,一般都是虚指。这几年来这蜡是越做越大,价格也越来越贵)。因为这些大蜡一个晚上都烧不完,为了经济适用,主家就只将来客中必须点的蜡烛(父亲舅家的、母亲娘家的等)点燃,其他的就直接让花圈店直接回收了。

(3)端洗脸水。儿媳妇双手举起放有香皂和毛巾的脸盆,走在孝男孝女队伍的最前面,乐队奏乐,队伍慢步前行,媳妇灵前哭泣跪拜,孝男孝女列队两边跪拜。有时候,儿媳妇一多,这由谁端洗脸水就成了一个敏感话题。一般会安排大儿媳妇端,但有时候弟兄们多了,难免有些不同意见。比如说是谁孝顺就由谁端,而这谁才是最孝顺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不好判断,往往就会引起妯娌之间的争执,而且谁也不让谁(这牵扯到面子问题),让陷入其中的弟兄们以及主持丧葬事务的经理头疼不已,甚至有些会为此大打出手。

(4)献饭(献餮,端献食)。“献饭”就是将各种菜肴面点等吃食,由逝者子孙按照传统仪式呈送至灵桌上。《礼记·中庸》中说: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献饭这个仪式就是“事死如事生”的体现。老人在的时候,吃饭时要为其盛饭端饭,老人走了,到饭时也要献饭。

献饭时,按照与亡人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进行。先由孝子献饭,献食放在盘子上,孝子端起盘子置于头顶之上以示敬献,孝男孝女列队跟后,乐队伴奏,慢步前行,灵前下跪磕头。因为孝子要弯着腰,所以很难看清楚前边的路,这样就需要安排专人搀扶孝子,这些人都是家门户族的长者。孝子献完后,家族及部分亲戚也要参与。献食多为瓜、枣、桃、梨等水果、糕点及烟茶等。每个亲友祭奠后,孝子都要起身磕头感谢,名叫谢旨。

献饭以礼宾先生为主导,另有四人参与其中。他们并不是直接接过献食摆到供桌上,而是在见到献食后,先要相互之间作揖,然后再对着献食作揖。接过献食后,手捧献食相互作揖,转身面对供桌手捧献食再次作揖,将献食安放在供桌上,双方再次相互作揖,一盘献食的程序就算进行完了,依此类推,循环往复。

亲戚多了,献食也就自然比较多,为了方便就整盘整盘的上;比较少的话就是一碗一碗的上。可以两个人一块接,也可以一个人接了,再递给另一个人,由对方摆放在供桌上。总体而言,这其中的讲究比较多,程式比较复杂,真的很难一句两句说清楚,而且各地的风俗不完全一样,我这里也只能说个大概。

整个献饭的过程中,所有的吹鼓手奏着祭乐,吹着《柳生芽》《铁角坟》《父亲》《母亲》《父老乡亲》等曲,如泣如诉,耳畔不时传来亡人子女撕心裂肺的哭声……

个人认为这应该是青年人接受传统文化的最好机会,但一般的青年人对这都一点也不感兴趣。其实,不说年轻人,我也是近年来才留心这些事情,关注这些事情,反思传统丧葬礼仪的意义。看着这些中老年人神情庄重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礼仪要求做着这一切,不由得你不重新思考有关生死,有关人伦道德的话题。

(5)孝子宣读祭文。孝子宣读祭文是整个环节最严肃的事情。祭文一般是写成白话文的,也有写成四六句骈体文的。因人而异,没有统一规定。孝子宣读后,随即火化祭文。

(6)亲朋好友祭奠。亲朋好友按照称呼类别、男女性别分别磕头祭拜(朋友有行跪拜礼的,也有行三鞠躬礼的),不管是谁祭奠,不管人家行什么礼,孝子们都要跪在两旁,磕头、祭拜。最后是孝子们(家族)一起磕头祭拜。

(7)化纸(烧纸钱)祭拜。烧纸的火苗随着亲人们的哭声跳动,直到火焰熄灭,哭声停止,这一天的礼仪也就结束了。

前多年的时候,献饭结束后,主家会把献食分给周围围观的老人孩子,分到的人也乐意接受主家的这份心意。现在围观献饭的人少了,分献食的自然也就少了。

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在祭拜的过程中,主家一般会叫乐队表演一些节目,以示对围观祭奠活动乡亲们的回报。节目以唱歌、唱戏为主,唱孝敬父母的歌,唱祭灵的戏。一般都安排在亲朋好友祭奠之前。以便拉长战线,显得祭奠活动丰富多彩。

跪拜礼:进行跪拜时,要保持庄重、沉静、悲痛的仪态,不宜过于激动或嘈杂。在跪拜前,可以先行鞠躬或作揖,以表示对主家的问候和慰问。在跪拜后,应再次鞠躬或作揖,以表示对主家的感谢和祝福。在进行跪拜时,左手放在右手前面,这是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敬意。左手代表阴性、柔顺、内敛,右手代表阳性、刚强、外放。左手在前表示对逝者的谦卑和服从。在跪拜时,要先叩首三次,即先左膝落地,再右膝落地,最后双手一起落地,以表示对逝者的虔诚和敬意。叩首时,头部应该触及地面或香案上的纸钱或香灰。

未完待续

(一)

(一)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平台编辑: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行走在乾县”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所有文稿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稿件须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箱和微信号码。文中配图有特殊要求者,可以将图片打包一并发送至投稿邮箱。作者简介不超过100字。作品发表后所得赞赏低于5元的,留作平台运营;超过5元的,30%留作平台运营,70%返还作者。投稿邮箱为:1147267625@qq.com。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审稿期限为一周,一经采用。主编会给您通知,作品发布后会给向您发送网页链接,便于您转发分享。所有赞赏结算时间为作品发布一月之内。预留作者微信号码是为了便于发放赞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