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村定章程 丧事“新办”补万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6 07:37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完成改造“上楼”,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原有的一些红白喜事操办方式显得不合时宜,多个村出招倡导移风易俗,让传统的操办方式更简约文明。记者近日了解到,通州区永顺镇已有11个村建设了红白喜事大厅,供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时使用。其中,新建村还为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村民补助一万块钱,上营村则通过村办饭店提供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倡导村民们移风易俗。现在村民们选择更加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每次最少节约几万元开销。

村民免费使用红白喜事大厅

永顺镇新建村原来是一个城中村,几年前经过城镇化改造后,村民已经整体上楼,全村5000余户村民,一年下来红白喜事接二连三,过去村民们办红白喜事都要敲锣打鼓,讲排场,比如白事,村民自己也明白厚养薄葬的道理,大操大办劳民伤财,但不这样又怕别人说不孝顺。但村民们上楼后,这样的形式已经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更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势在必行。村里为了倡导大家摒弃过去的传统操办方式,村里在新建小区北侧建设了红白喜事大厅。

记者在新建小区红白喜事大厅现场看到,大厅面积550平方米,可以同时摆30至40桌酒席,设置有炉灶、洗手池洗菜池等筹备宴席的基本用具,还为村民们免费提供天然气、水、电、炉灶等设备,村民不用再为办事的场地发愁,一桌饭千儿八百,鸡鸭鱼肉都有,价格适中,也足够体面。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像这样的红白喜事大厅,永顺镇已经有新建、上营、耿庄等11个村建了起来,红事、白事、办满月酒等,一厅多能,还能作为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宣传讲座、举办晚会等。

各村出招鼓励移风易俗

在新建村,村民办红白喜事,村里不仅提供场地,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操办,还会得到村里一万元的补助。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刘长顺介绍,经过村委会、村分支、物业以及村民等共同商讨,制定了红白喜事厅的章程,如果村民办喜事或者丧事不吹吹打打,不造成小区卫生问题,不大操大办,村里不仅免费给村民提供举办的场地,办白事提供免费的墓地之外,还会给办丧事的村民补贴一万元以及一千元的慰问金。村民只要符合条件,按照章程办红白喜事,只需物业、村委会等签字同意,很快就能领到补贴。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镇里对各个村的移风易俗进行指导,具体操作上,各个村都有倡导移风易俗的“法宝”。比如上营村有饭店产业,村民办事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在村里饭店操办可以享受价格优惠,用这样的方式倡导村民选择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

文明操办最少节省数万元

在这样的倡导下,村民们选择移风易俗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了红白事理事会,村里又大力倡导,大家都这么做了,就不会再觉得不大操大办就是简陋。刘长顺说,自建起红白喜事厅至今,全村5000余户村民遇到红白喜事基本都会选择在这个大厅中进行。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其他建有红白喜事大厅的农村,使用情况和新建村类似。新建村的大厅,现在需要通过预约排序的方式来预定场地,村民使用场地要保证卫生,使用前交2000元的押金,在使用后需将场地清理干净,如果存在破坏环境或毁坏草坪等情况,都将在押金中扣除恢复原貌的费用。

现在村民办红白喜事,不用花费支大棚的钱,光这一项就节约了两三万元。办白事也不再吹吹打打,而是替换成播放哀乐,致悼词,这样不仅省了钱,而且更加庄严肃穆。在时间跨度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大操大办三四天,现在一般都缩短到半天时间。

对话

“移风易俗不能一蹴而就”

对话人: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刘长顺

记者:建红白喜事大厅前,村里办红白喜事是什么样的情景,花费是多少?

刘长顺:以前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是吹吹打打,院子里支个大棚摆流水席,攀比风很盛行,你摆30桌他就得摆50桌,谁家摆得少会觉得没有面子,一场红白事下来最少都得花七八万,花20万办场红白事都很常见。

那时村民办白事儿流行“摆茶桌”,出殡的队伍在村里碰到茶桌都要停棺谢礼,唱两首歌,这也是村民攀比人缘的一种方式,谁家出殡亲戚邻里摆的“茶桌”多就代表谁的人缘好,有时候早上8点出殡到下午2点,都走不出村,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人力。

记者:这样的操办方式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刘长顺:以前大家在村里都住独立的院子,搬进楼房后,办红白事只能在楼下支棚子,一办最少3天,一是占道影响交通;二是影响环境,小区里到处都是乱扔的垃圾,给物业清理造成很大负担;三是扰民,经常晚上9点、10点还在唱歌,不少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向物业和村委会举报,给村里的管理造成困难;四是存在安全隐患。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记者:目前主要是通过倡导的方式鼓励村民移风易俗,没有强制手段?

刘长顺:这种事不能靠强制,特别是白事儿,这种吹吹打打、“摆茶桌”的旧风俗已经在村民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不能一蹴而就,强制改变根本行不通,只能倡导。村里也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宣传、倡导和典范作用,包括通过奖励机制来改变村民的旧观念。

内存

通州全区部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农村的移风易俗已经成为通州区的统一部署,早在2017年通州区就在潞城镇召开了“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工作现场推进会。当时梨园镇、于家务乡分别介绍了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潞城镇领导与村支部书记签订了移风易俗责任书,会议出台的《通州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大提升行动”,其中之一是移风易俗行动,包括建立移风易俗工作机制,成立红白理事会等。

通州区政府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也提到要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辖区的乡镇也开始探索,比如潞城镇在全镇57个村、居委会建设“红白理事会”,还出台了《潞城镇关于将推进移风易俗提倡简办婚丧嫁娶工作纳入村级治理的实施办法(试行)》,让百姓办理红白事有章可循。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完成改造“上楼”,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原有的一些红白喜事操办方式显得不合时宜,多个村出招倡导移风易俗,让传统的操办方式更简约文明。记者近日了解到,通州区永顺镇已有11个村建设了红白喜事大厅,供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时使用。其中,新建村还为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村民补助一万块钱,上营村则通过村办饭店提供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倡导村民们移风易俗。现在村民们选择更加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每次最少节约几万元开销。

村民免费使用红白喜事大厅

永顺镇新建村原来是一个城中村,几年前经过城镇化改造后,村民已经整体上楼,全村5000余户村民,一年下来红白喜事接二连三,过去村民们办红白喜事都要敲锣打鼓,讲排场,比如白事,村民自己也明白厚养薄葬的道理,大操大办劳民伤财,但不这样又怕别人说不孝顺。但村民们上楼后,这样的形式已经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更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势在必行。村里为了倡导大家摒弃过去的传统操办方式,村里在新建小区北侧建设了红白喜事大厅。

记者在新建小区红白喜事大厅现场看到,大厅面积550平方米,可以同时摆30至40桌酒席,设置有炉灶、洗手池洗菜池等筹备宴席的基本用具,还为村民们免费提供天然气、水、电、炉灶等设备,村民不用再为办事的场地发愁,一桌饭千儿八百,鸡鸭鱼肉都有,价格适中,也足够体面。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像这样的红白喜事大厅,永顺镇已经有新建、上营、耿庄等11个村建了起来,红事、白事、办满月酒等,一厅多能,还能作为村民文化娱乐场所,开展宣传讲座、举办晚会等。

各村出招鼓励移风易俗

在新建村,村民办红白喜事,村里不仅提供场地,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操办,还会得到村里一万元的补助。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刘长顺介绍,经过村委会、村分支、物业以及村民等共同商讨,制定了红白喜事厅的章程,如果村民办喜事或者丧事不吹吹打打,不造成小区卫生问题,不大操大办,村里不仅免费给村民提供举办的场地,办白事提供免费的墓地之外,还会给办丧事的村民补贴一万元以及一千元的慰问金。村民只要符合条件,按照章程办红白喜事,只需物业、村委会等签字同意,很快就能领到补贴。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镇里对各个村的移风易俗进行指导,具体操作上,各个村都有倡导移风易俗的“法宝”。比如上营村有饭店产业,村民办事符合移风易俗标准的,在村里饭店操办可以享受价格优惠,用这样的方式倡导村民选择简约文明的操办方式。

文明操办最少节省数万元

在这样的倡导下,村民们选择移风易俗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了红白事理事会,村里又大力倡导,大家都这么做了,就不会再觉得不大操大办就是简陋。刘长顺说,自建起红白喜事厅至今,全村5000余户村民遇到红白喜事基本都会选择在这个大厅中进行。

记者从永顺镇了解到,其他建有红白喜事大厅的农村,使用情况和新建村类似。新建村的大厅,现在需要通过预约排序的方式来预定场地,村民使用场地要保证卫生,使用前交2000元的押金,在使用后需将场地清理干净,如果存在破坏环境或毁坏草坪等情况,都将在押金中扣除恢复原貌的费用。

现在村民办红白喜事,不用花费支大棚的钱,光这一项就节约了两三万元。办白事也不再吹吹打打,而是替换成播放哀乐,致悼词,这样不仅省了钱,而且更加庄严肃穆。在时间跨度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大操大办三四天,现在一般都缩短到半天时间。

对话

“移风易俗不能一蹴而就”

对话人:新建村党总支书记刘长顺

记者:建红白喜事大厅前,村里办红白喜事是什么样的情景,花费是多少?

刘长顺:以前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是吹吹打打,院子里支个大棚摆流水席,攀比风很盛行,你摆30桌他就得摆50桌,谁家摆得少会觉得没有面子,一场红白事下来最少都得花七八万,花20万办场红白事都很常见。

那时村民办白事儿流行“摆茶桌”,出殡的队伍在村里碰到茶桌都要停棺谢礼,唱两首歌,这也是村民攀比人缘的一种方式,谁家出殡亲戚邻里摆的“茶桌”多就代表谁的人缘好,有时候早上8点出殡到下午2点,都走不出村,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人力。

记者:这样的操办方式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刘长顺:以前大家在村里都住独立的院子,搬进楼房后,办红白事只能在楼下支棚子,一办最少3天,一是占道影响交通;二是影响环境,小区里到处都是乱扔的垃圾,给物业清理造成很大负担;三是扰民,经常晚上9点、10点还在唱歌,不少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向物业和村委会举报,给村里的管理造成困难;四是存在安全隐患。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记者:目前主要是通过倡导的方式鼓励村民移风易俗,没有强制手段?

刘长顺:这种事不能靠强制,特别是白事儿,这种吹吹打打、“摆茶桌”的旧风俗已经在村民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不能一蹴而就,强制改变根本行不通,只能倡导。村里也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宣传、倡导和典范作用,包括通过奖励机制来改变村民的旧观念。

内存

通州全区部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农村的移风易俗已经成为通州区的统一部署,早在2017年通州区就在潞城镇召开了“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工作现场推进会。当时梨园镇、于家务乡分别介绍了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潞城镇领导与村支部书记签订了移风易俗责任书,会议出台的《通州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大提升行动”,其中之一是移风易俗行动,包括建立移风易俗工作机制,成立红白理事会等。

通州区政府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也提到要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辖区的乡镇也开始探索,比如潞城镇在全镇57个村、居委会建设“红白理事会”,还出台了《潞城镇关于将推进移风易俗提倡简办婚丧嫁娶工作纳入村级治理的实施办法(试行)》,让百姓办理红白事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