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殡仪丧葬服务4008341834一则男子用AI“复活”已故父亲安慰91岁奶奶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辽宁抚顺一男子发布一则视频,记录了其父亲因病去世后,担心奶奶受刺激没告知,但老人太过于思念,该男子便想出了用AI换脸“复活”父亲,以此宽慰奶奶的过程。
当下,利用AI复活“逝者”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不存在问题,类似的报道近年来也已屡见不鲜。从“复活”女儿到“复活”奶奶,再到“复活”父亲,实现人的虚拟“再现”,一时之间变成了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全新方式。某种程度上,通过AI“复活”已故亲人,确会带来心理温暖和慰藉,只是感动之余仍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面对、值得深思。
图源:视觉中国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不仅让生者与逝者“沟通互动”“再见一面”成为现实,还成为一门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2023年,我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已达14.4万亿元。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只需要52.1元,就能还原逝去亲人的容貌并和ta聊天”。花点钱就能重新“见到”已逝亲人,这对需求者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对商家而言提供了盈利机会。但消费者可能会遇到不确定性风险。此前,人脸识别、深度合成等技术就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
一直以来,AI“复活”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用AI“复活”已故亲人,打破了真实和虚拟的边界,延伸了人们与逝者联系或交流的方式,这也是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一种价值诠释。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做法有违伦理而且没有意义,毕竟人没了就是没了,“自欺欺人”反倒更难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够辨别真假的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来说,长此以往会不会产生依赖感甚至沉迷其中?还有人质疑,用逝者生前影像样本克隆出来的“亲人”,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人吗?再高级的人工智能说到底也是虚拟的。
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控制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尚待考量。目前,已有不同类型的技术可将去世亲人重现在生者面前,比如实体的仿真机器人或通过AI、VR等虚拟技术造出数字人。相对于新技术的超前性,相关的立法总是会“慢半拍”。谁有权采用AI技术“复活”逝者?产生的数据属于何种权益?是否任何人都可以被“数据复活”?这些现实问题当前尚无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制,也没有有关部门发布资质牌照。此外,虽然已故人士不再具备隐私权,但逝者的近亲属仍需保护死者的隐私权益和肖像权益。同时,制作方在利用AI技术数字“复活”逝者后,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这些都需要尽快梳理厘清。
诚然,科技进步让生者与“逝者”交流成为现实。但无论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对于用人工智能“复活”亲人这件事,我们都应保持科学、理性、谨慎的态度,分清虚拟和现实,守住法律、伦理的边界,用之有度。同时,相关的立法工作也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及时跟进、快步赶上。人工智能在法治轨道内安全运行,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撰文 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