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杂言诗·八连颂》背后的故事
《南京路上好八连》(油画) 李长文 绘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是毛泽东同志1963年8月1日作的《杂言诗·八连颂》,诗中提到的“好八连”,指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70年前,上海解放,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驻防南京路的八连指战员永葆本色、一心为民,赢得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美誉。毛泽东借这首诗对“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模范事迹予以高度肯定,这首诗也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诗词艺术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页。
身居闹市 一尘不染
1947年8月6日,华东军区特务团把几十个胶东农民新兵编成四大队辎重连。不久,连队改番号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1949 年7月,该连被编为三营八连,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担任执勤任务。解放之初,南京路号称“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柔舞艳,弥散着腐朽的诱惑,暗藏着险恶的陷阱。国民党特务扬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解放军红的进来,不出3个月,就让他们黑的出去。”
八连战士来自农村,没见过什么世面。没过多久,连队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有的人羡慕时髦男女手挽手进出歌厅影院;有的人感慨“南京路上的风都是香的”;有的人去饭店开“洋荤”,到高级理发厅理发;有的人不抽老烟叶子而改抽雪茄;有的人借钱去逛“大世界”;有个排长甚至嫌老婆土气而闹离婚……
这些情况引起指导员张成志的警觉。他在党支部会上指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我们没有退路。要让全连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他组织全连一遍又一遍地学习领会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经过深入学习,大家对“两个务必”的认识越来越深,纷纷表示要保持艰苦朴素本色,牢记一心为民的使命。
八连战士每人都有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缝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们脚穿草鞋,肩扛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去郊区拓荒种菜。他们设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块布。炎炎夏日,每个战士自带水壶,天再热也舍不得买冰棒吃。连队有个小银行,战士们每月都要从6块钱津贴费中省出一点钱存着。连队炊事班有一口行军锅,老班长王景全把它从淮海战场一直背到了南京路,直到1956年上级规定统一使用新的行军锅,它才被送进“历史博物馆”。
八连有个“硬性”规定:新战士来队,先要为群众做一件好事;老战士复员,再为群众做一次好事。哪里需要支援,他们就到哪里参加义务劳动。遇到年老体弱的,主动帮助和关心;遇到孩子迷路,想尽办法送他们回家;看到拉菜的农民晕倒在马路上,毫不犹豫上前施救。他们长年照顾南京路上的孤老,为他们打扫卫生、清理房间;逢年过节,给孤老们送去猪肉和蔬菜。有的老人百年后,他们帮着揩身穿寿衣,一直送终到火葬场。八连坚持每月10日、20日为群众义务补鞋、理发、磨刀、量血压、称体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连以实际行动粉碎了敌人的预言。他们在南京路生根、开花、结果,红遍天下。
见诸报端 搬上舞台
八连的先进事迹,引起八连所在团机关俱乐部主任兼通讯员吕兴臣的关注。1956年,他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位战士手握钢枪在南京路夜景中站岗的新闻照片《南京路上的哨兵》。1957年,吕兴臣在《解放日报》发表通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人们称赞他们“南京路上好八连”》。1958年3月23日,《解放军报》以《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八连养成节俭之风》为题转载,并配发《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评论员文章。吕兴臣在《解放日报》陆续发表了《针线包》《行军锅》《38个补丁的衬衣》《工具箱》《一分钱》等宣传报道。
1959年2月,《解放日报》决定把八连事迹写成一篇大通讯,用“艰苦奋斗”统领全文。吕兴臣写了17000字的初稿,但只是些小故事的堆积,报社领导不太满意。随后,吕兴臣把初稿改成约8000字的报告文学,在《文艺月报》1959年5月号刊登。几经修改,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终于在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同时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这是八连事迹首次被完整地报道出来。紧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纷纷从不同角度争相报道,八连事迹迅速家喻户晓。
1960年,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委托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沈西蒙:“为好八连写个戏吧!”曾写过《柳堡的故事》《东进序曲》等优秀作品的沈西蒙欣然应允。随后,由沈西蒙、导演漠雁和吕兴臣三人组成的创作班子下到八连体验生活,一住就是40多天。
三人以八连为原型,将话剧的背景放在1949年解放上海前夕至1950年抗美援朝后近一两年,那是历史大转折、大变革、大碰撞的时代。剧本最初取名为《南京路进行曲》,后又改为《霓虹灯下遭遇战》《霓虹灯下的奇兵》,前线话剧团在排演中将其定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1963年2月16日,军委总政治部下令调《霓》剧去北京演出。2月20日,《霓》剧为全军政工会议进行首场演出。2月28日晚,周恩来在看完第三次演出后,亲自召集文化部领导人和首都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大家都肯定这是一出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好戏。
1963年初,南京军区党委把八连作为重大典型,上报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决定把八连作为保持艰苦奋斗革命本色的一面红旗树立起来。《解放军报》用4个整版篇幅宣传八连事迹,同时发表社论《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霓》剧演出成功后,《解放日报》随即请八连前任指导员刘仁福、时任指导员王经文,以及沈西蒙、漠雁等参加座谈会,以两个版的篇幅刊登了座谈会内容。对八连的集中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它在全国全军的广泛影响。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下达命令,授予八连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1963年5月5日,“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大会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代表国防部宣读命令。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还发表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长篇通讯。此后,全国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中央领导纷纷为八连题词。朱德题词:“保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邓小平题词:“一贯保持光荣传统的、保证走向共产主义的、集体的标兵——南京路上好八连万岁!”陈云题词:“大家学习好八连的模范作风。”
1963年11月29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霓》剧。3个小时的演出,毛泽东全神贯注。演出一结束,毛泽东健步走上舞台,连声称好,并同全体演职员合影。根据周恩来指示要求,1964年初,由沈西蒙编剧、王苹导演、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全国公映。这部红色经典影片成为那个年代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人以诗名 诗以人传
1963年8月1日,建军节,毛泽东做了两件事:白天为“好八连”写诗一首,晚上观看话剧《雷锋》。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明确标明具体创作日期的并不多,《八连颂》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写成之后即开始在少数高层人士中流传。田家英的女儿曾立在《爸爸教育我们的点滴记忆》中写道:“有一次看过电影回来,爸爸没问我电影的故事,而是拿给我们看一张用铅笔写满诗行的纸,上面写道‘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爸爸欢喜地告诉我们,这是毛主席亲笔手书的一首赞扬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诗,名叫《八连颂》,采用中国古代三字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写成的,是一种新的尝试,只拿给几个熟悉的人传阅,还没有发表呢。”
据《毛泽东诗词版本丛谈》作者陈安吉考证: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八连颂》曾作为“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被某些群众组织油印或铅印刊发”。196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社论《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引用了《八连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一句。1982年7月,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办的内部刊物《文献和研究》第5期发表了《八连颂》。1982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公开发表了《八连颂》。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将其收入“副编”,题为《杂言诗·八连颂》。
《八连颂》是毛泽东唯一一首民歌体杂言诗,写得极具特色,通俗易懂、雄健刚劲、节奏明快、韵律铿锵。它不仅是洋溢着革命激情的颂歌和赞歌,更是战胜困难的宣言书,是蕴藏深邃革命论点的哲理诗。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其汇聚的思想和品德的结晶,与“好八连”的光辉形象融为一体。正所谓:人以诗名,诗以人传。
2007年7月30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前往“南京路上好八连”驻地,参观“好八连”连史馆。他称赞“好八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哺育下成长起来的英雄连队,是人民军队行列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骄傲。2013年3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他对“好八连”指导员闫永祥说:“‘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
往事并不如烟。1982年,八连驻守南京路的任务被交给武警部队,八连驻地也从南京路上搬了出来。但八连的故事仍在继续,八连的精神仍在传承。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任务如何变化,“好八连”一心为民的初心不会改变,艰苦奋斗的本色不会改变,保卫祖国的使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