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砸神像、睡坟地的“反封建迷信第一人”张树林,殡仪丧葬服务4008341834如今面相都变了?
2025-03-29 21:59
发布于:山西省
双眼无神、满脸痘坑、整个人像是被“吸走了魂”一样 —— 这是网友们最近对张树林的描述。
这位曾被称为“全网八字最硬”的网红博主,如今怎么会变成这副模样?
要知道,他可是那个敢于挑战各种民间禁忌的狠人:半夜烧香、砸神像、穿寿衣、睡坟地,甚至连“纸人冥婚”这种大忌都敢尝试。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张树林突然道歉停更,销声匿迹,等他再次出现时,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到底是自己种下的因果遭到了反噬?还是极限挑战带来的身心重创?这个曾经叱咤网络的“反封建第一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去年,网红“打假、反封建迷信”博主张树林删除视频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一阵热议。
这位曾以挑战传统禁忌闻名的博主,突然删除了所有相关视频内容,并发布了一段令人意外的道歉视频。
从网友分享的照片对比可见,昔日的张树林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充满自信。
而如今出现在镜头前的他,却让人难以认出:双目无神,面容浮肿,脸上布满痘痕,整个人显得疲惫不堪,这巨大的反差让网友们震惊不已。
这一变化立即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不敬的“报应”,也有理性网友分析可能是工作压力过大导致。
而且,在这场风波中,张树林的行为也十分反常,他不仅解散了粉丝群,还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
虽然他后来发布视频解释称是因为熬夜身体吃不消,需要休息,但这个解释似乎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
在弄清楚前因后果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是做什么的吧。
其实在成为反封建迷信博主之前,他只是个普通的搞笑博主,拍摄一些恶搞广场舞大妈的视频,那时的他,面容清秀,与现在略显憔悴的样子判若两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粉丝半开玩笑地建议他注销账号重新开始。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拥有七十多万粉丝的张树林竟然真的这么做了。
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让他失去关注度,反而为他赢得了更多支持者,粉丝们纷纷为他的勇气点赞。
从那时起,张树林开始接受粉丝们各种离经叛道的挑战,逐渐转型成为一名“反封建迷信”的博主。
他的挑战内容越来越惊险刺激,从最初的阻止大妈跳广场舞,到后来的午夜烧香吃白饭、给纸人点睛,甚至公然砸毁开光神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封门村太师椅事件”,传说中的封门村因诡异事件而闻名,张树林不仅深夜前往,还在村中央的太师椅上坐了整晚。
这一挑战让他的粉丝数量激增,也让他尝到了走红的滋味。
随后,他又接连挑战了乱葬岗露宿、午夜殡仪馆探访等极限项目,每次挑战,他都能安然无恙地完成,这让他在网上被称为“全网八字最硬的小伙子”。
然而,随着名气的增长,挑战的难度也在不断升级,有粉丝提议让他进行“纸人冥婚仪式”,这个挑战不仅危险,还触及了很多人的禁忌。
但张树林依然接受了挑战,他按照传统仪式,在午夜时分为两个纸人举行了婚礼。
有的人会问,做这些挑战难道不害怕吗?不会怕有一天遭报应吗?但这些和钱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这些挑战背后,是粉丝互动带来的持续话题热度,也有商业变现的诱惑。
在激烈的网红竞争中,张树林不得不不断创新,寻找更刺激的挑战来维持关注度。
尽管他的行为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火了起来。
可让人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火了一段时间后,他竟然“消失”了。
2024年6月,知名反迷信博主张树林突然从网络上消失。
在消失前,他的状态就出现了明显变化:更新频率逐渐降低,内容风格也从此前的揭露迷信变成了打假类视频。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在最后几期视频中的精神状态明显下滑,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不堪。
消失期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人说他收到了来自某些势力的威胁,也有人认为他遭遇了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甚至还有人猜测他已经皈依了宗教,然而,这些猜测都偏离了事实。
他也专门发视频回应说道,在消失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妻子正在待产,作为一个即将当父亲的人,他选择暂时放下工作,专心陪伴家人。
此外,长期熬夜拍摄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让他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调整。
回归后的张树林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脸上的痘印引起了不少关注,但这其实是青春期留下的痕迹,只是之前因为开启美颜而被遮盖,现在只是把美颜关掉了而已。
在经历这次短暂的退网后,张树林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明显转变。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频繁进行极限挑战,而是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工作节奏也变得更加规律,不再为了流量而牺牲健康。
不过,这也只是持续了一小段时间而已,之后,或许是流量不好,他又做回了老本行,开启了反封建迷信打假,做一些粉丝的挑战。
不知道他以后是否会一直从事这个行业,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挑战,但现在的他的确是有些难以回头。
尽管他反对封建迷信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和行为却是非常激进的,一般人并不建议尝试。
从一个搞笑博主到“反封建迷信第一人”,张树林的经历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网红行业的生态。
为了流量和收益,他不断挑战禁忌,突破底线,最终陷入了难以脱身的境地。
虽然他曾短暂地选择回归平静的生活,但流量的诱惑还是让他重返老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逐流量的路上,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要为了一时的热度而迷失自我,更不要把健康和生活质量押在博人眼球的极限挑战上。
毕竟,人生不只是网络上的浮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珍惜。
个人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