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这是茶泉灵难得的休息日,在此前她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凌晨一点多下班,清早六点多起床干活是她清明节前的“常规作息”,即使在午休时间,一个小时内也能接到5、6个电话。但她对此习以为常。“每到清明节前后,会有很多人来祭祖扫墓,再加上平时礼厅的业务工作仍正常运行,所以会稍微忙一些。”
今年是茶泉灵从事殡葬行业的第六个年头,科班出身的她涉猎广泛,从殡葬礼仪到防腐美容,再到陵园管理都有所涉及。“先做自己的工作室,然后有自己的小店,可以体验生死离别,最好是一个系统性感受‘出生-成长-死亡-死亡以后’这些环节的商圈。这就是我的终极目标。”
近年来,殡葬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605个,殡葬服务机构职工9.1万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为2638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4114亿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这一行业,原因包括就业不愁、薪酬较高等,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新的理解。
95后的茶泉灵是如何与殡葬结缘的?2017年高考结束后,她在专科提前批的招生简章上看到了殡葬专业。当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她去贴吧找学长、学姐了解专业内容及就业方向。他们告诉她,毕业后可能去殡仪馆或殡仪服务公司工作,就业情况不错。每年有百来家企业来学校招聘,而同级同专业的同学只有200多人,确实好就业。
一开始家里人尤其是奶奶非常担忧,觉得接触这些东西不好。但茶泉灵认为成为殡葬师很有意义,最终还是报考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成为县里第一个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随着她频繁分享学习和工作内容,奶奶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关心的话语从“你怕不怕啊?”变成了“有没有把人体体面送走啊?”